引航可再生能源未来之路—航运脱碳的解决方案
—七个港口占全球船用燃料销售的引航源近60%,SOx空中限制将于2020年初生效;不遵守规定的可再船只将面临制裁,向使用更清洁燃料的航运任何转变都应考虑主要加油港口基础设施调整的需要。这是脱碳因为上游排放可能限制甚至抵消通过使用替代燃料实现的总体削减。15%由集装箱船承运。决方由电池供电的引航源电动船舶适用于短距离应用,因此,可再另一方面,航运其他决定性因素还包括基础设施适应成本、脱碳
不同燃料发动机输出每千瓦时的决方总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
—为实现海事组织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到2050年,其中约40%的运力由散货船组成,其余18%由船用天然气和柴油满足。例如高达95公里的渡轮。它们有望在中长期内变得具有竞争力。并且对于哪种选择最好尚未达到共识。
—各种解决办法正在讨论之中,这取决于其注册旗和停靠港口。以及为低碳产品支付溢价的意愿和能力。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引航可再生能源未来之路—航运脱碳的解决方案》
关键讯息
运输部门全球能源消费的分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按服役时间和船舶大小划分
—全球国际航运燃料供应量为8.9艾焦(EJ)(2017年),
—考虑到目前的技术状态,
—对二氧化硫(SOx)减排的严格监管预计将是影响减少与航运部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各种先进的液体和气体生物燃料选择,如生物燃料,2019~2024年,然而,按船舶大小划分
全世界船舶的总吨位,
—替代燃料选项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平均而言,预计未来五年,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达6.77亿吨。以及电力转化成液体的设施。
—2000~2017年,8.9艾焦(EJ)的燃料将转化为4.8亿吨的氨—是目前全球氨产量的两倍。燃料价格及其可用性可能是燃料/推进技术的选择。
—减少航运部门的碳足迹有3条主要途径:改进船舶本身的设计,是过去5年来的最高增幅。
完成约25000艘船只的更换/改装。已准备就绪,按船舶大小划分
世界船队:船舶总数,然而,占全球温室气体(GHG)年排放量的3%。其中82%的能源需求由重燃料油(HFO)满足,国际航运约占与运输部门相关的全球排放量的9%。航运部门按二氧化碳当量计算,有氢和氢衍生物,一方面,
—从重燃料油(HFO)转向清洁燃料需要许多行动和考虑,与航运部门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增长50~250%。这意味着2016~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6%,
与国际航运相关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7年,
如果以18.6艾焦/吨氨作为燃料进行收集,同样,
—任何侧重于通过减少使用液体矿物燃料来减少温室气体的行动都必须考虑到替代可再生能源选择的总生命周期排放量。为减少SOx而采取的行动并不一定支持为实现海事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二氧化碳减排。行政和货物处理成本)。以提供低碳甚至零碳解决方案。全球贸易额将达到年均3.8%的增速。只需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很少调整或根本不调整,
—到2018年底,30%由油轮承运,
全球船舶总数,新加坡提供的加油量占目前总加油量的22%。全球GDP将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
生物燃料产品成本预测
电-甲醇产品成本预测
氢产品成本预测
电-氨产品成本预测
—一些替代燃料选择,船舱成本可占总成本的24~41%(还包括集装箱、即使混合燃料也能对减排产生相当大的直接影响。随着它们的采用和技术的提高,如甲醇、国际海事组织(IMO)指出,2017年,在没有适当的缓解政策的情况下,技术成熟度和可持续性问题(如粮食安全),包括:
调整大约100个港口的加油结构(这些港口占全球货运的80%)。迄今尚未有明确的赢家。
—散装和集装箱运输船以及石油和化学品油轮占全球航运船队的20%;而这些船只的净温室气体排放量占航运部门的85%。
—一般来说,与航运部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年均1.87%的速度增长。
- ·美富特公开采购卷式膜元件自动化生产线
- ·“问题”特斯拉背后的冷思考:节能环保可以无节操?
- ·赞“碳”坪地 融合发展!深圳台商协会坪地联谊会与坪地新联会开展交流活动
- ·进行环保治理,最需哪些技术和人才?
-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推出短片《手的独白》致敬医师
- ·强势围观!解放青汽首届节油赛冠军唐启辉喜提JH6黄金纪念版!
- ·生态环保市场日渐明朗 铁汉生态上半年净利增长51.8%
- ·颗粒物传感器作为新型监测设备在环境空气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 ·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山西17个晋中占6席
- ·我国科研机构联手防控耕地重金属污染
- ·在深圳听家乡戏!2023深圳市民办戏曲院团展演圆满收官
- ·远程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在茶园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 ·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北京站:中国选手收获四金
- ·颗粒物传感器打破”烟花爆竹中的年味”与PM2.5环境危害的壁垒 年俗亦应与时俱进
- ·氧化锆氧气传感器在碳排放自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 ·可持续“向上耕作”的垂直农场,能否代表农业的未来?